1.养鱼的核心
养鱼的核心是养水,养好了水,鱼就不会死。人活着最基本的是要呼吸,不能呼吸了分分钟就要死,鱼也一样,需要呼吸,不同的是鱼的呼吸是靠水不是空气。所以养好了水是鱼能不能活的必要因素。
养水指标:
- 酸碱度:弱酸弱碱都行,看鱼的喜好。
- 含氧量:不能太低
- 温度:有些鱼不适应太低的温度
- 有害物质:硝酸盐、碳酸盐、氯
2.酸碱度
不同的鱼会对不同的酸碱度有所倾向,比如极火虾喜欢弱碱,红绿灯鱼喜欢弱酸环境。但是中性的水质都能适应,但是过酸或者过碱的环境都会死。
所以酸碱度基本控制在7.0附近就行。
影响酸碱度的因素:
- 水草:水草和浮游植物会使水体的ph值增加。
- 布景物:不同材质的物体会对水体ph值产生不同的影响,比如沉木是酸性的,珊瑚是碱性的。不建议放塑料景物,普遍含有毒性。
- 鱼类新陈代谢:鱼类新陈代谢产物普遍承酸性。
- 过滤材料:过滤材料普遍是一些疏松的石材,基本也是碱性。
由于鱼的新陈代谢会使水体的ph值下降,为了维持中性,在未养鱼的时候水体应该是弱碱性的。
3.含氧量
含氧量是溶解在水中的氧气的量,如果含氧量低鱼就会窒息。一般养的鱼虾都是喜欢富氧环境的,含氧量越高,动物活性就越高。但是植物和动物相反,植物需要吸入二氧化碳,排出氧气,如果二氧化碳太少,植物就会生长缓慢。
如何提高含氧量:
- 自然溶解:水面和空气接触的部分会自然的溶解氧气进去。所以水面的含氧量比底下要高,如果鱼儿觉得呼吸困难就会往水面游。就是这个道理
- 气泵打空气:气泵会吸入空气,然后分解成小气泡打入水中,这样小气泡和水接触的面积增大,溶解的氧气也会多。
- 种植水草并且使用光照:利用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在叶片表面,并溶解进水中。光照的话可以直接晒阳光或者使用全光谱灯模拟阳光。没有光照的时候植物也需要呼吸,也会消耗氧气。
- 使用药物增氧:急救时使用的临时增氧方法。
有的时候为了让植物快速增长,还会使用二氧化碳泵给水加二氧化碳,促进水草快速生长再修剪造景。
4.温度
有些鱼生活在热带,不具备御寒能力,当温度过低时就会死亡。可以通过加热棒给水体加热到特定温度来维持鱼儿生存的适宜温度。而且适当的温度还会让鱼儿繁殖。
5.有害物质
- 氯:主要来自自来水,可以杀死细菌,但也是剧毒。通过试纸可以测试,如果自来水有氯含量可以通过困水来解决。就是将自来水放置几天,就能消除。
- 硝酸盐:动物新陈代谢产物或者过多的鱼食没有吃完被细菌分解,就会产生硝酸盐。硝酸盐可以被植物吸收,变成养分,是植物生长的重要物质。但是对鱼类来说是有害的。所以可以多种草,来吸收掉这些物质。如果鱼多草少,就要通过过滤,换水来降低硝酸盐的浓度。
- 碳酸盐:生物代谢,水草代谢或者鱼食产生,会对水质产生影响,但不是很严重,主要会改变ph值。一般通过换水解决。
总结一下就是,进鱼缸的水要困水一段时间排氯。鱼缸还要定期换水,来降低硝酸盐和碳酸盐的浓度。最后建议少养鱼多种草,喂食也不要太多尽量吃完。